2、中耳保健 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骨窦及乳突四部分。咽鼓管是沟通鼓室与鼻咽腔的唯一通气管道,一般情况下咽鼓管处于闭合状态,鼻咽部液体不会倒流入耳内,只有在吞咽。打哈欠或用力擤鼻,偶尔在咀嚼与喷嚏时,咽鼓管可处于瞬间开放状态,调节鼓室内压力,使之与外界平衡,这时鼻咽部液体可倒流入耳内,如果细菌或病毒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就会导致中耳炎的发生,引起耳痛、暂时性听力下降等并发症。由此可见,预防中耳炎在中耳保健中是非常重要的。
(1)做好鼻腔保健 1)及时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或增殖体肥大等症。应积极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注意保持患者口腔、鼻腔和咽部卫生。尤其是婴幼儿,由于小儿咽鼓管的长度仅为成人的一半,机会为水平位,较短,管腔较大,峡部相对较宽,鼻咽部的咽口仅呈简单的裂隙状,鼻咽部炎症容易经咽鼓管侵入鼓室而引起急性中耳炎,因此,对于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定要即使彻底地治疗。若有鼻堵塞,可用0.5%麻黄碱生理盐水滴鼻。若为卧床的婴幼儿,则应时常变换体位,避免分泌物蓄积在鼻咽腔。 2)训练正确的擤鼻法。用手先堵住一侧鼻孔,将另一侧鼻腔内的分泌物擤出,以后再如此法擤另一侧。若鼻堵和分泌物多而不易擤出,应先用麻黄碱滴鼻或喷入鼻腔,3-5min后再按上述方法擤鼻。切勿同时捏住左右鼻孔以后再擤,以免将鼻腔内的分泌物驱入中耳腔内而引发中耳炎。 3)保持咽鼓管的通畅,对咽鼓管狭窄者,应及时治疗。 4)积极锻炼身体,加强营养,增强体质,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5)鼻部或鼻咽部手术时所用的堵塞物应及时清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