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集成电路助听器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助听器的体积又进一步减少,耳内式助听器(ITE)、半耳甲腔式、耳道式(ITC)、深耳道式(或称完全耳道内式 CIC)助听器相继出现,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患者心理和美观上的需求。但这类助听器的体积小,一些功率较大的零部件因体积较大而无法被采用,因而功率普遍不高,仅适用于轻中度听力损失的患者。 但限于电子学技术和电声学元器件发展的水平,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助听器还主要是针对声强的一种扩音装置。助听器设计者考虑的主要是如何减小体积和电池功耗,减少电路的热噪声和失真,提高助听器的最大输出,提供更大的选配灵活性,为了避免对大声的过度放大引起患者不适,以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为代表的一些非线性放大电路被许多助听器所采用。 三、可编程及数字电路助听器 1、可编程助听器
助听器体积的减小使得对放大参数的调节只能依靠数字存储器来实现。80年代中后期,数字信号处理(DSP)芯片开始应用,助听器进入了“可编程”助听器时代。DSP芯片有存储和运算的功能:一方面存储听力数据及选配后确定的各种参数;另一方面可动态的分析外界输入信号的不同,确定电路中其他模拟部件的工作过程。 1986年,美国Resound公司推出了可编程的多通道全动态范围压缩电路,第一个将非线性放大的概念引入到可编程助听器中,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听得舒服”的问题。这一类模拟一数字混合型的可编程助听器具有如下优点和缺点。 (1)优点 DSP芯片可把频率范围划分成多个(2-4个)通道,独立确定其增益、压缩阈值和压缩比率。还可修订通道的分界频率,对于非平坦型听力损失患者尤为适用,它保证了对每个频段的补偿更有针对性。DSP芯片可设定的放大参数更多,调节得更加精细。适配范围也更广,同一台可编程助听器可适配于不同程度、不同听力曲线类型的患者。传统的压缩放大助听器,压缩比率不可改变,并不一定吻合每一个患者具体的响度增长情况。DSP芯片使得压缩比率变得可调。 |